让办公卷入新时代,AI助手时代是否真要到来?
从月之暗面科技的Kimi到阿里云的通义灵码,再到微软的微软智囊,每一款AI智能助手的问世,都标志着AI产品新一轮的自我突破。
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,AI助手正以其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、智能任务管理和个性化工作建议,掀起职场工作与知识获取的变革,引领未来办公发展趋势。
本文将深入探讨AI助手在现代办公中的实际应用,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多元化、智能化的服务,如何为科技公司带来更广阔的市场和商业机会,以及探讨人机交互办公新时代下,AI助手最终将服务用户,还是取代用户?
01
AI时代的办公行业新机遇
今年6月,微软发布全新AI助手微软智囊(Microsoft Companion),旨在彻底改变现代办公模式。这款AI助手集成了多项先进功能,包括自然语言处理、智能任务管理和个性化工作建议。
生成式AI等新技术带来行业新机遇,微软智囊的推出正值全球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的关键时期。众多企业都在抢抓技术发展的“时间窗口”,微软、金山办公、钉钉、飞书等纷纷宣布接入AI,开启人机交互办公新时代。
作为未来办公场景的变革者,AI助手正逐步突破传统办公模式,在不同维度凸显对生产力提升的辅助作用。
组织研发层面,AI辅助开发正成为推动业务效率的关键工具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,开发团队能够加速完成编码任务,减少重复性劳动,从而缩短开发周期。这使得创新解决方案能够迅速进入市场,帮助组织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。
在传统的开发模式中,程序员每天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编写重复性代码、调试优化和编写代码注释等基础工作上,极大地挤压编写核心业务代码的时间。AI编程助手通义灵码被引入到阿里云的各个开发环节,担任代码助理的角色,快速生成代码结构、优化算法能力有效帮助研发人员提升研发效率及交付质量。
客户办公层面,AI技术正通过创新的数字办公解决方案和智能办公应用,提升办公效率并加强团队协作能力。
传统办公模式下,员工在使用工具的同时,还要依靠模版和SOP解决问题,AI办公助手则可以更开放和高效地为员工办公场景赋能。多数传统办公工具仅能提供限制性数量的模版,员工在此基础上进行微调,AI技术的成熟能够提供具有较大自主编辑空间、水平更高的草稿模版,让员工不用再从0开始处理问题。
企业降本增效层面,AI通过自动化、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,为企业实现成本优化和效率提升,从而推动可持续的增长和竞争力增强。
协同办公领域,大模型能够率先产生更彻底、更深入的变化。一是生产力变革带来效率提升,而整个协同办公领域追求的目标,就是极致的效率,这一点跟生产力变革完全吻合。二是在知识经济时代,一切都已经是信息化的,知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需要被赋能,而大模型刚好是对世界认知的压缩。
根据Gartner的报告分析,到2025年,超过50%的大型企业将全面采用AI助手,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业务流程自动化。根据《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全景图谱》,全球智能虚拟助理(IVA)市场预计在2024年达到147.7亿美元,并在2029年达到608.3亿美元,复合年增长率为32.72%。
作为科技赛道的元老级玩家,互联网巨头如腾讯、阿里巴巴等早已入场,通过投资和收购AI初创公司,不断巩固和扩大自身在AI助手市场的份额。其中,月之暗面作为国产AI独角兽,近期成功获得新一轮融资,估值飙升至30亿美元,折合人民币超过200亿。
协同办公作为最直接、用户覆盖范围最广泛的应用方向,同类平台在基础能力铺设初步完成后,正逐渐拉开竞技下半场的帷幕。
02
“卷”起来的AI助手,更注重性能展示和比拼
当AI大模型的商业化探索不断加速,从互联网巨头到初创公司,众多玩家在AI助手领域布局发力,AI办公场景下的产品竞争也步入白热化。
整理会议记录、生成数据表格、制作演示文件……一大批AI办公助手已在奔来的路上。对于办公软件对生产力提升的辅助作用,金山办公助理总裁晁云曈认为,“各家厂商推出的模型,其所擅长的能力不尽相同。”
“有的擅长语义理解,有的擅长文档处理,还有的擅长代码生成。我们通过上层应用层的接入,最终的目的是让用户在不同场景下都能享受到最适合的大模型效果。”晁云曈介绍道。
赛点1:文本处理能力,其核心能力包括内容理解、信息提取、个性化推荐等。
文心一言依托百度大数据,利用知识增强和多模态生成技术,成为提升工作效率与创作能力的得力工具,广泛应用于办公文档撰写、面试准备、PPT制作及工作总结等场景。
阿里云推出的通义千问,自面世以来,在文本生成、智能编码和文档处理等方面展现出较强的能力。其2.0版本在理解力、逻辑推理、指令执行和编程方面进行了改进,尤其在中文文本处理方面显示出较强的性能。
与文心一言、通义千问相比,由字节跳动开发的豆包在内容生态的构建上更为全面。除了在语音对话和图像生成方面有良好表现外,还创新性地集成了文本生成和短视频推荐功能,为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内容体验。
Kimi则在超长文本处理上卷出了新高度。Kimi是由月之暗面科技开发的AI助手,以其能够处理长达200万字文本的能力受到行业关注。这使得Kimi在处理长文本和进行专业领域分析方面表现出色,无论是翻译学术论文还是辅助法律问题分析,都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。
智谱清言,由智谱AI开发,其GLM-4模型在中文处理方面显示出较强的性能。这使得智谱清言在执行中文语言任务时,能够提供较为精准和高效的服务,满足了中文用户在办公方面的需求。
赛点2:调动外部软件处理复杂任务能力,其核心能力包括帮助用户规划和执行任务,颠覆传统,重塑内容创作新纪元。
在项目管理方面,AI助手可以帮助规划项目流程,设定里程碑,管理任务和进度;在文档自动化方面:在法律、金融、医疗等行业,AI可以自动化地生成标准文档和报告;在业务流程优化方面:AI能够分析和建议业务流程的改进方案,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。
AI助手如金山办公WPS的AI智能办公助手,通过智能排版、图表制作等功能,极大提升了文档处理的效率,而豆包MarsCode的AI编程助手则通过代码生成服务,帮助开发者快速搭建项目框架,简化开发流程。此外,智谱AI的GLM-4 All Tools能够根据用户意图自主理解、规划复杂的指令,执行多步骤任务和自动化工作流程。
赛点3:人机交互体验。AI助手通过不断与用户互动和学习,逐步提高自身技能,并从中发现新的知识和洞察,这种自我进化的能力使得AI助手能够更好地适应用户需求,并持续提供精准、个性化的服务。
人机交互体验是各大厂商增加用户黏度的另一个手段。其核心特点在于其自然、流畅且高度个性化的交流方式,能够智能地理解用户的意图和需求,提供精准、即时的反馈和个性化推荐。
Kimi在用户体验方面也做出了改变,在不同设备间进行了交互适配,用户在使用不同设备(如智能手机、平板电脑、笔记本电脑)时,能够获得连贯且一致的用户体验。同时优化网页插件,用户能在浏览器中直接调用AI功能,如内容分析和翻译,提升了便捷性和效率。
万知AI助手以其AI-First的设计理念简化了用户交互流程,与微软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opilot一切创意的开端都需要人工参与不同,万知采用了AI-First的设计理念,用户可以通过自然语言与AI交互,由AI完成初步创作。这种设计简化了繁杂的功能界面和文件格式兼容问题,使用户能够更专注于创意本身,而不是技术细节。据研究,采用万知AI助手后,个人工作效率平均提升了50%以上。
通义千问的视觉理解模型Qwen-VL-Max在测试中超越了其他知名模型,已被多家企业采用。通义千问的服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接入,包括API调用、模型下载,以及通过应用程序、官方网站和小程序免费使用,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便利。
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,AI助手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扩展。杨植麟预测,AI将逐渐处理更复杂的任务,并可能在工作流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,未来可能从现在的1%提升到90%甚至99%以上。这种变革不仅将提高工作效率,还将彻底改变各个行业的运作方式。
03
服务用户还是取代用户?
AI加持下的办公软件将迎来体系化的范式重构和模式升级,重塑估值天花板。
首先,目前许多大模型产品主要处理一些简单的问答任务,例如回答“Transformer的作者是谁?”或“其核心思想是什么?”这类问题。然而,这些产品可能会逐渐发展到能够处理更复杂的长链路任务。例如,用户可能不仅仅询问Transformer的功能,而是要求AI基于Transformer收集其最新进展、研究机会,并进一步编写代码、进行实验、分析实验结果,并与用户讨论。
超级助手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人人拥有的助手,它具备懂你、知识丰富、实时陪伴的特点。超级助手通过自然语言交互,端到端地满足用户需求,从而重塑了员工工作流程和IT系统的实现流程。
第二,在市场机遇方面,随着企业对智能化办公需求的不断增长,AI助手在新兴应用场景中的潜力巨大。
AI大模型技术的发展将推动物理世界和生物世界的数字化进程。在这个过程中,AI助手将作为重要的工具和技术手段,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和升级。
业界认为,AI助手复杂任务的处理能力可能会从目前的工作流中的1%渗透到未来的90%甚至99%以上。目前业界讨论的“Agent”或“代理”概念,本质上是能够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,并且不仅仅是简单地遵循指令。更重要的是,AI助手可能会对用户的指令或目标提出挑战,甚至与用户一起探讨和工作,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执行任务。
尽管办公赛道各个玩家都在“跑步”接入AI,开展内测,生怕输在这场全球热潮的起跑线,但大模型技术进入新应用场景后的进一步应用效果还需要时间观察。
一是AI助手在提供信息服务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仍有待提高。测评平台APPSO曾发文称字节跳动的AI助手豆包在回答问题时引用的内容质量不高,有时甚至是误导性的。这暴露出AI助手在信息筛选和准确性方面的不足。
二是交互能力是AI助手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。尽管当前主流大模型在语言理解和文本生成上表现出色,但在交互节奏和情景识别上仍有不足。例如,部分软件交互过程中常常需要人为干预确认,回复等待时间较长,且不允许用户打断或插话,也无法识别对方情绪并做出同理反应。
要成为生成式AI“超级应用”,需要具备创新性、影响力、高性能和可扩展性。这意味着AI助手需要在技术、数据、算力、资金、政策、应用、安全等多方面加强支持。
迅猛发展的AI技术正在重塑世界,但这一变革并非没有挑战。技术进步的速度不仅引发技术专家的分歧和担忧,普通人也开始质疑:在AI工具能够写小说、编写代码、甚至进行艺术创作的情况下,它们是否会取代人类的工作?
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AI从业者需要深入思考并采取行动,确保技术进步能够与用户的实际需求和期望相匹配。这不仅是技术发展的一种平衡,也是确保技术进步能够惠及更广泛用户群体的关键。坚持服务用户的理念,通过设计更人性化、更易于协作的AI工具,可以缓解这些担忧,并推动AI技术在社会中的积极应用。
行业火热的同时,野蛮生长也将要告一段落。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起草的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提到,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向公众提供服务前,应当向国家网信部门申报安全评估,并履行算法备案和变更、注销备案手续。办公软件接入人工智能技术需要考虑到安全合规的各个方面,包括数据隐私和安全、模型的可解释性、社会责任与信任等。
不可否认的是,AI助手的出现反映了科技圈对于智能办公的变革意愿,以及人工智能助手崛起的趋势。
AI逐渐成为生产力“标配”,人工智能辅助决策出现了需求井喷期,最终,不管是头部玩家一举夺魁,还是众多选手圈地为王,新一轮的AI革命已经扑面而来。